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 通讯员 孙幼娇
近日,珠海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喜妍向珠海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作了《珠海市2021年度审计查出突出问题以及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截至2023年5月底,已完成整改45个反映问题,整改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6.89亿元。
据介绍,截至2023年5月底,《关于珠海市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5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5个;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纳入跟踪监督调研的两方面7个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6个。有关区、部门单位通过优化建设方案、项目设计、核实造价等整改3.08亿元;有关市属国企通过追回损失、欠款等整改3.45亿元;财政部门通过收回结余资金、应收未收财政收入等整改3588.88万元;市有关部门通过完善资金拨付程序、加快拨付进度等整改475.29万元。各整改责任单位共处理处分相关责任人33名,建立完善规章制度36项,在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节约政府投资、保障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加强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管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自2022年7月珠海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审计工作报告》以来,珠海市政府召开1次市政府党组会议、8次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10次珠海市政府专题会议,珠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审计查出问题作出整改批示33次,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珠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分工方案,对上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产业第一”专项审计等项目查出问题重点督办,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等整改难度大的问题,审计机关按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种类型明确整改要求,全力推进整改落实。
据了解,目前珠海市整改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改责任压得更实;整改协同体系更加健全,整改合力抓得更紧。形成了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合力打造全覆盖、抓重点、强力度的协同整改体系,纪检、巡察、审计机关进一步强化“纪巡审”联动。各区各部门“一把手”坚定扛起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积极推进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去年以来,珠海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审计整改专项行动,珠海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7个部门联合,对政府投资工程、国企经营管理、国有资产资源、社会民生4方面7类18个突出典型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出台《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办法》,开发审计整改监督管理系统并上线试运行。
此外,珠海市审计机关还紧紧围绕“产业第一”编制招商引资、产业园区、政府专项债券、产业发展4期审计风险服务指引,共梳理73个主要问题、79个典型案例,提出70条防范对策建议;印发各区各部门、镇街、国企3类《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清单》;建设审计案例平台,开发制作各类审计案例27个和培训课件11类,开展审计普法宣讲49场次培训近3000人次,充分发挥审计普法宣传和警示作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马曼婷